2007/11/29

所谓的web2.0实际上就是心理学

定义
什么是社区
1999年……
讨论组、邮件新闻列表
2006年……
标签、投票、评论、回复、trackbacks、RSS、分享(email、IM)、分布、blog、wikis
不变的是……
人们因为分享相同的兴趣或目标聚到了一起

是什么组成了一个社区?
内容为王
伟大的产品创造交流
丰富的活动(有用的特征和功能)
强烈的兴趣(能引起强列兴趣的内容)
社会行为
名誉与认同感
一对一,一对多,多对多的交流
序列化、仪式感、群组

在社区中的人
Yahoo groups 为例
创建者
1% 的用户可能会创建一个 group(或积极投身于某个 group)
合成者
10% 的用户会积极参与,贡献内容或是回复某个被讨论的话题;
“消费者”
100% 的用户会在以上的 groups 活动中受益

为什么鼓励交流
价值产生于人与人的交流
参与
分享

隐式的东西:好的方面
过滤
提供有关信息的信息
原生态的普及
原创内容的创建
Flickr
增长的信任
Yahoo! Answers
花钱的用户
eBay
合作的创新
eBay & PayPal
包含
Lego Mindstorms

隐式的东西:坏的方面
太多的“社会性”特征使人分心
使产品的定位变得模糊
质量
垃圾评论、兜售广告(Splogs, spratings, spags, comment spam, trackback spam)
轻量级的交互=轻量级的内容
权力法则
强有力的参与者会变成产品方向的主要压力
权力会被滥用
弱势群体的声音:潜在的创新会被阻碍
内讧与拉帮结派
隐私与曝光
安全

强调认同感
欢迎
对人的关注
Flickr, MySpace
匿名可能意味着死亡判决
缺少责任与名誉感
个人品牌
昵称
关于/URL
头像
成就感
我贡献的东西
奖励
社会激励
"您有一封新邮件"


关注中心
不要忽视主要内容与目标

分别为创建者、合成者、“消费者”提供
CSC 人格类型的人不容易在 groups 间迁移
考量诺言很难,一般也是不合适的
磨平差别以维持平衡

设计系统
可扩展
社会性应用会有组织地发展
灵活地应对未来
尽早制定规则
"生态系统"式的思考
内容的移动
生态圈
结构
交互设计确立了一个群体与其它群体间进一步的渗透。

以上的内容翻译自 lukew 的一篇演讲稿IxDA_SocialWeb_LW.pdf,(建议看原稿,因为有些东西会消失在翻译中)。看完之后想起格林斯潘曾经开玩地说:“所谓的‘新经济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”。

Labels: , ,

3 Comments:

Anonymous wuerlang said...

good!深为赞同!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,价值产生与人与人的交互!

December 3, 2007 2:40 PM  
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的确,社会心理学在Web2.0网站开发中非常重要。所以我去年设立了这个专题Blog:

Web2.0与社会心理学
http://caap.cn/blogs/web/

Oliver Ding 小容
http://oliver.swordicom

February 26, 2008 1:38 PM  
Blogger Meteor said...

很强悍。
强大的心理学

March 24, 2008 9:57 AM  

Post a Comment

Links to this post:

Create a Link

<< Home